怎么观想?观想不出来怎么办?
这个问题大概是目前呼声最高的问题了。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密法于汉地方兴之际,家乡的一位佛友有缘得以亲赴北京,见到了一位活佛。
回来后我向他讨教密法,他说道:“密法嘛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修的。就说观想吧,比如大威德金刚一下要连眉毛都观想清楚,你能吗?啧啧,我看你不能,不能就不是密法的根器,你就不要学了。”
先不评价这个师兄道理,但是观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确是个很普遍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曾经有一个师兄跑来向我诉苦说:“你们都修的那么好,我怎么也不行,观想一点都出不来,怎么办呢?”好多师兄都有这个想法,以为观想的修法别人都能作好,就自己做不好。所以也没有兴趣修法了。其实没有必要这样。
我曾经请教过扎拉上师,我说:“上师你们是如何作到观想的呢?”上师笑着说:“不要说是你们,即使是在西藏的出家人当中,能作到如书上所说那种标准观想的人也不多,包括我都观想不出来。”
当然我知道上师这样说是谦虚的说法,但是我心中起码有了一个思路。上师接着说:“如果都能作到书中所说的那样观想的话,就都成就了。为什么现在成就者没有那么多?可见观想也不是随便人人都能作好的容易事情。”
那么修加行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上师说:“作为加行阶段来讲,并不需要象正行,比如生起次第那样,甚至连本尊的身毛都观想清楚,在加行阶段,信心比观想重要。”
然后上师又开释说:“如果信心和观想比较起来,信心更为重要,从古至今。单单凭借信心而现见本尊甚至证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单单凭借观想就能现见本尊或者证悟的例子,一个也没有听说过。足以说明问题。”
当然对于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还是观想清楚为好;如果无论如何也观想不清楚的,那也不打紧。因为比较起来加行最重要的生起相应的心量上,不是在观想上。比如观想皈依境时,如果不能明观皈依境,则只需要在大概方向上知道前面遍天都是佛菩萨,自己一心依靠啊,能这样发心就最好了。
皈依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起“依靠”的强烈决心。有此心的成就才是皈依的完成,没有听说过观想皈依境清楚的,就是完成了合格的皈依;
不清楚的就不能皈依。即使观想的“如对目前”也不是皈依修成的标志,慈诚罗珠堪布在《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加行修法讲义》中开释道:“归依是一种决心。念诵及修归依过程中观察自心是否已生虽遇命难亦不抛弃三宝的决心,如果归依偈诵满十万遍时尚未生此决心,还不算归依,要反复修练,何时生起此决心方可为止。”,
可见皈依成功与否在决心上,而不是观想清晰上。发心也是如此,金刚萨多最重要的是四力的具足,观想在四力里面只能是“依止力”的一个部分吧,修的时候只需要知道上面有金刚萨多佛,他大慈悲,我们作错了那么多事情,后悔呀,以后再也不做了,有这样强烈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慈诚罗珠堪布在《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加行修法讲义》中说:“不能如是观想的顿根者,要认为金刚萨埵之身、其智慧、百字明三者决定一体无二无别。流降甘露时,于金刚萨埵座前发露罪过,发勇猛之悔心。自身观想金刚萨埵时决定诸法本净。百字明作为祈祷词而诵,并坚信即可。”
所以综合来看,加行的目的在心量的要求上居多,而于观想的实际作用,要在生起次第上才有丰富的体现。所以,对于实在没有能力的人来说,一心诚信比观想更值得努力。
同样的,如果对于观想和发起信心两者难以一心二用的人来说,我认为宁愿放弃观想而着重强烈的诚信,这样更为重要。
有一次我给一个道友讲回向的重要,最后他问:“回向的时候我应该念什么句子呀?我文化不好,也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怎么措辞。应该怎么说这个话?”我说:“你什么词都不要想,不要念,只要心里知道你要回向的目的,并且加强这种目的意愿就可以了。念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发出这种心来。否则的话就是真正的舍本逐末了。”
上师扎拉堪布也提到了针对这种难以观想清楚的人的窍决:“你们观想不清楚的人也不要紧,修法最重要的是发心,只要修法之前,好好的,专心几秒钟好好的为众生发一下心,然后再开始修,这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发心之后哪怕你的心在修法中跑了也好,还是忘记了刚才的发心也好,只要用前面以发心摄持一下,只需要几秒钟,就能让后面的修法完全化腐朽为神奇。
发心是真正的点金剂,有了他石头也能变成金子。”发心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修法,是为了在未来能得到利益一切众生的能力,和现在可以为解脱一切众生而积集回向福德。
你只需要真诚的发愿:为了能真正具有能力利益一切如母有情,现在弟子要修法,祈请上师三宝加持,让弟子所愿实现,同时也愿以此修行功德能解脱利益一切众生。如此真诚发愿几秒钟,远远比单纯的清晰观想要重要千万倍。
对于有志之士来说,如果能观想清楚当然是功德更不可思议的了。但是要想真正的观想出来可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所谓根器的问题,而是在于科学的锻炼方法,创巴仁波切说:“在金刚乘中,观想称为生起次第的禅修。它与我们一般所想像的"观"稍有不同。一般说来,我们都把观想当作是白日梦。
在这里所说的观想则是把本尊的全部姿态,在心中实际看到它,而不是作白日梦。这需要先期训练--最基本的,是打坐的训练,也就是止观。即使是接受过止观训练的人,观想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此,我摘录一些关于观想练习方法的经典教授,以供有心上进的师兄参考。
《本尊庄严密咒教授之最胜心意修习》中云:“依喜措加空行母问莲师言:敬请开示观想本尊者如何令本尊常存心中?
莲师答曰:“首为观本尊之口诀,无论观对生或自生本尊,得上师口授后,上师当赐汝弟子加持及护荫免受魔障。
次安坐适意,置一精致本尊画像于面前,稍坐令无余念,遂由足至首观察至细。再观全貌。间作小息,暂不想画像令己松弛。如是屡屡观看整日。
该晚作整夜眠,昼起再看,于夜间晚间不作本尊观想,而住于无念中。
其后,纵不观想,本尊亦坚住心中。若不能,观像、闭眼及观想面前之像。尽自然观起本尊之时间而坐。若观想变朦胧或不清,观察画像后再作观想,令其坚住。断诸妄念而坐。
若如是修持,即有五种觉受:动之觉受、成就觉受、串习之觉受、坚定觉受与圆满觉受。
一、若一时心未能定,即有无数思想,意念与回忆,此为“动之觉受”。经此渐能驭心,此觉受如悬崖泻下之瀑布。
二、后稍作本尊观想,全形相与显色同时坚住于心,此为“成就觉受”,犹如小潭。
三、再者,无论远近,观察均甚清楚,而于一坐中六分一时清楚住于心间无有粗想,则为“串习之觉受”,如河之流。
四、次,无有念动,能整坐观想,此为“坚定觉受”,犹如须弥。
五、再次,若能终日,或再多不失本尊之手足,甚至身毛之坚固观想,而无妄念,此为“圆满之觉受”。
行者修之,直至诸觉受。
若久坐而观想本尊含糊,身不调顺,人感厌倦,而无法继续观修,此时妄念更多,故当稍歇,再作观修。直至能观想清楚,勿于夜间观修。总言之,作短坐之观修为至要。于有阳光,天晴或有油灯时观。莫于刚醒或疲累时观。
晚间,作整夜眠而与翌日作八短坐观修。
观修时,若猝然而起,则集中力失,故应渐修。
若于修时能观想清楚,可于夜间、黄昏或清晨修之。
总言之,勿令厌倦,观想时集中意念,令串习稳定增长,并观想本尊之整个形相。
……稳定后,每日修两短坐渐作延长,渐次即能整日修、昼夜修、半月、整月等。简言之,无论修法如何稳固,勿令疲累,等间行之,任运延长,安住无想不动明空中。此为延长本尊观想之口诀。……今以本尊修炼者,若能无过患观本尊,观其站直、坐卧或俯卧、于平原或山峰、或近或远,于石中或水底。以随欲观本尊于何处而修炼。”
观想的锻炼是要花费很大精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有的钝根者甚至需要闭关几年来努力练习观想。所以不能一开始就作好观想的人,也不必气馁了。那么既然观想如此困难,还有什么必要性呢?
《秘密空行教授》:“依喜措加空行母问曰:‘修本尊法,修观与持咒,敦为重要?’
莲师答曰:‘为成就出世间大印悉地,观调柔时心亦调柔,之後得见本尊示现,悟本尊实自心,则三身於自身显现矣。为成就世间悉地,息增怀诛等无量事业,持咒最重要,故需圆满持咒之数额。闭关未满莫闲谈扰乱修持,不论所成就之任务,务需坚毅持咒,要极力坚持。’”
所以想要得到出世间的果位,观想较为重要;如果只想要得到世间的悉地的话,持咒的数量完成即可以。
所以志求上乘者,应当厉力练习观想。不过这个在本尊法中才有明显的目的性,在加行修法当中,以心量的生起为最重要的目的,所以不能好好的观想也不必太气馁,只要先好好的修行,能作到多少就做多少,无论作到多少都是积累资粮,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如果修行遇到困难,就转而去做积累资粮的修行,等到资粮积累足够的时候,自然就能解决了,这也是修行上的重要窍决之一。反正加行也不是一遍的事情,以后再慢慢锻炼也可以。
摘自:五加行十七种疑难汇解---佐钦丹增扎拉堪布
全文阅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cf2130100mccm.html
=============================================================================================
我们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曼茶罗、破瓦法等很多修法时,都需要观想。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观想,也观不出来。
其实我们现在修法一点点也不用心,观想一点点也不专心。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对自己喜欢的,特别感兴趣的事物,稍微看看就能观出来,随时都能想起来。对自己喜欢的人,眼睛一闭,就能显现出来。自己喜欢的事,做梦都能梦得到。但是我们现在对佛法没有生起欢喜心,没有希求正法的心,所以观想才这么难。我们学佛修行不是一心一意的,是自己糊弄自己。
如果你对佛法真的有兴趣了,观想不是什么难事。修除障法也是,观不出来金刚萨垛佛,说明你对这个法门还是没有信心。如果你真想忏悔,晚上做梦都会梦见金刚萨垛佛,不可能观不出来。也不观想也不念,想解脱、想往生、想成佛,这都是不可能的。
平时不练是观不出来的。以前龙树菩萨有个弟子修生起次第,修生起次第主要是观想。龙树菩萨没有让他直接观这些种子字、本尊、咒轮、坛城,先让他练习观一个牛角在头顶上。他每天观,一段时间以后感觉自己头顶上有牛角了。又观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用手就能摸到牛角了,但是别人却看不到。龙树菩萨让他继续观,最后别人都能看得到牛角了。观想的功夫差不多了,再观其他的就容易多了。
坚持好好地观,一定要观得清楚,明了。比如说观修金刚萨垛佛。能仔细观出来了,感觉到自己的头顶上有金刚萨垛佛,有时候想睁开眼睛看一看,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自己能看到。第三步,周围的人也能看到。观想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才算真正成就了。但是这都要一步一步的来,现在我们能够达到最低的水平也可以。感觉金刚萨垛佛真的在自己的头顶上,非常明了,非常清楚,有时候想睁开眼睛看一看,这样也算观想成功了。
观想的能力为什么不稳定呢?
参加万盏法会回来,自己按照上师开示讲的,按次第、从基础开始学修,最初还是比较精进、认真的,不管是观想上师,还是观想别的,观的都比较清楚。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却观不出来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作者:达真堪布
答: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但是不要紧,不要间断,也不要着急,坚持下去,会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是修行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感觉肯定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有时候觉得有进步,有时候觉得没进步——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找到目标,找到方向了,然后下定决心坚持修行。修行不是一两天、一两年的事,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修行是一个磨炼的过程,到时候自然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等开悟以后就好了,现在不要执着这些感觉。
其实现在我们不管是观想种子字,观想本尊,观想坛城,还是观想上师,都属于生起次第,这是需要在有空性的见解的基础上的。不知道我们现在心里有没有执着?若是执着了,说明还是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
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是不能分开的,在有证悟空性的见解的基础上观想,就不会有出现这些问题。但是现在有没有这个基础?如果没有,也不要紧,不要执着这一切。不管是好的景象还是坏的景象,不管是好的境界还是不好的境界,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执着、不在意,坚持下去,好好修,一定会越来越好。
问:观想观不出颜色,怎么办?
达真堪布答:那就先观没有颜色的,慢慢就能观出有颜色的了。观想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我们为什么观不出来呢?主要是没有专心。你专心了,还能观不出来吗?你到街上看,人山人海,你见过很多面孔,可是都没有记住。忽然其中有一个很美丽的人来了,“哎呀,多美呀!”一下子就记住了,闭着眼也能显现,晚上做梦都能看到。那么多面孔你没有记住,其中一个你记得那么清楚,这是为什么?因为刚才你没有专心,现在专心了。
观想也是一样,观不出来就是因为没有专心,没有好好地观。如果你专心去观,不可能观不出来。如果你特别喜欢金刚萨埵,“啊!多美啊!多庄严啊!多可爱啊!”有这样的心态,然后去观,一下子就能观出来。
作者:达真堪布 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站
------------------------------------------------
特别提示:无论是念莲师心咒、绿度母咒还是观音心咒(六字大明咒),以及任何的本尊心咒,最如法、加持力最大的念诵法,自然是清晰观想所念的本尊在前方(或头顶)。但是,据我了解,除了极少数师兄能把本尊清晰观出(比如程师兄即便开车念诵莲师心咒时也能清晰观出莲师现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清晰观出本尊,如此,加持力自然会大打折扣。那么,需要怎么做才能逐渐做到清晰观想本尊呢?本文介绍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训练方法。本文节选自大德慈诚罗珠堪布的开示《金刚萨埵修法》(该修法不是五加行的金刚萨埵修法,而是专门针对未受灌顶者或显宗弟子的,稍后介绍),该文被收录入《慧灯之光》(五)。本博转自http://www.wenshu123.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8732
无论修金刚萨埵还是其他本尊,都需要生起次第的基础。正规的生起次第需要很多条件,我们很难达到要求,但简单的观想方法,在《慧灯之光二》里面讲得很清楚。观想是需要诀窍的,如果没有按照方法观想,只是闭着眼睛,逼迫自己心里要显现出一个金刚萨埵像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如果要修金刚萨埵,首先要请一个金刚萨埵的标准唐卡,这个修法所用的金刚萨埵不是双身像,而是单身像。双身像只有在密宗的内密修法里面才有,显宗里面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佛像。
我们请的金刚萨埵单身像唐卡不能太小,至少也要一肘以上,另外还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在唐卡上面除了正中的本尊——金刚萨埵以外,周边不要有太多图案,否则观想的时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第二个条件,佛像一定要画得非常标准。标准的衡量方法,一般画唐卡的人才知道,我们的区分方式,就是看唐卡中的佛像是否庄严,是否自己一看,心里就能产生欢喜心和信心。如果一看就觉得有点不对的唐卡,就不能用来观想;第三个条件,就是唐卡必须要开光。
然后,把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唐卡,放在比自己打坐的位置稍高一点的前方,前面陈设简单的供品——花、水果、油灯等等都可以。打坐的地方必须光线比较好,尤其是观想唐卡的时候,唐卡不能放在逆光处。光线太暗或上下明暗不一等等都不行,那样观想出来以后会出问题的。
之后,以毗卢七法坐式坐在唐卡前面,双眼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看着唐卡,心里不要有其他杂念,让意识和眼识都像融入唐卡一样非常专注于唐卡,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佛像就会慢慢地在心里显现出来,那个时候就闭着眼睛不看唐卡,看能不能显现出来。如果眼睛一闭,佛像就会立即消失的话,那就睁开眼睛继续看唐卡。
正规的生起次第,还讲了很多调整方法。比如,本来坐着的唐卡显现出来是一个站立的唐卡,或显现出来的佛像没有头、手或一些身上的饰物,或者是出现变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生起次第讲了很多应对的方法。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些现在还不是很需要,现在我们只需简单观想就行了。
在看的过程当中,首先要看面部,然后是右手、左手、右脚、左脚,也可以有些时候看面部,有些时候看身上的衣饰,有些时候从宏观的整体看整个佛像,有些时候又观察佛像的细节,比如金刚萨埵眼球的黑白部分,这样仔仔细细地看了以后,佛像才会显现出来。
很多人都说自己观想不清楚,如果没按修法或不花时间,观想肯定不会清楚。观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能因为一、两个上午看了看,显现不出来就放弃了,清晰的观想必须坚持很长时间才能成功。如果观想到位,同时还能起到一个作用,就是修寂止禅定。
寂止有两种修法,以后我们也可以讲一讲,其中的一个修法,就是我们正在讲的看佛像。因为看佛像的时候,一方面佛像可以在心里清楚地显现出来,故而属于生起次第的修法;同时,在很专注地看佛像的时候,心里也很平静,不起杂念,不会胡思乱想,所以也可以说是寂止的修法。
如果仍然观想不清楚,就也许是我们的罪业非常深重,也许用功还不够,方法上面不会有什么问题。
任何一个修法,都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次第一个一个去做,这样肯定会修得很好,否则就不会成功,这些方面一定要重视。其他任何一个本尊都一样,都是这样修,这就是密宗生起次第的初步修法。
当我们即使不看唐卡,金刚萨埵也能在心里比较清楚地显现出来的时候,就算是暂时达到观想的标准了。
还有一个要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心里显现出来的金刚萨埵,实际上就是真正的金刚萨埵,而不能认为,现在我心里显现出来的佛像,是我看了很长时间唐卡以后的记忆,像投影一样,只是影子而已,实际上金刚萨埵肯定在另外一个清静刹土当中。
评论